大师的不苟且

2020-02-18作者:林志豪推荐访问:优秀作文 小学生作文
本文是一篇优秀作文参考范文;文章内容主题明确、字迹工整、书写语言简练流畅,是同学们参考学习的好资料。具体「大师的不苟且」全文内容请见下面详细文字...

1936 年,生活潦倒的罗尔纲想到了卖文为生。一次,他在《中央日报》的“史学”版发了一篇论文——《清代士大夫好利风气的由来》,里面引申管同、郭嵩焘的议论,大做文章。没想到,遭到了胡适一顿严斥。在致罗尔纲的信中,胡适写道:“这种文章是做不得的。这个题目根本就不能成立。管同、郭嵩焘诸人可以随口乱道,他们是旧式文人,可以‘西汉务利、东汉务名,唐人务利、宋人务名’一类地胡说。我们做新式史学的人,切不可这样胡乱作概括论断……你常作文字,固是好训练,但文字不可轻作,太轻易了就流为‘滑’,流为‘苟且’。”罗尔纲对胡适的教诲充满感激,执弟子礼甚恭,不论是问学就业,不时请益。

胡适的“不苟且”,也就是他常说的“有几分证据,说几分话”。有一分证据只可说一分话,有三分证据可说三分话。做学问的人,可以作大胆的假设,但决不可作无证据的概论。

l944 年,李孝定从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毕业,成了史语所助理研究员。研究之余,李孝定开始作文,并将一篇很有见地的论文投给了史语所的学术《集刊》。孰料,没过两日,他便收到了退稿。他怀疑稿子根本就没有审阅,心里很是郁闷。向所里一位前辈讨教,对方告知:“按照旧规矩,进所新人,有一定的任务。入所之初,学习为主,不得立刻写论文,急于发表。”“那要多久呢?”“傅斯年先生要求至少三年。”李孝定这才恍然大悟。他倒也没有怨气,而是继续悉心钻研,后撰有《甲骨文字集释》、《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论丛》等著作,被誉为甲骨文研究的“拓荒者”之一。

傅斯年要求年轻人“三年内不许发表文章”,可谓用心良苦。之所以如此,考虑的是年轻一代心浮气躁,急功近利,渴望一举成名,往往缺乏后劲,起点也就是终点,这是不足取的。

l98l 年,钱理群研究生毕业,留校当导师王瑶的助手。王瑶十分严肃地告诉钱理群:“ 很多人会约你写稿,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,你自己得想清楚,哪些文章你可以写,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;哪些事可以做,哪些事不可以做,你要心里有数。不然的话,在各种诱惑面前,你会晕头转向,看起来什么都做了、什么都得了,名声也很大,但最后算总账,你把最主要的、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,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,那时候就晚了,那才是真正的悲剧。”钱理群牢记师训,并身体力行。按照王瑶的教导,钱理群始终淡泊名利,忠于学问。在回顾自己的过去时,他问心无愧:“ 我的治学之路、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,很艰苦,但也很充实,没有虚度。”

王瑶的意思其实很简单,就是“沉潜”两个字。要沉得住,潜下来,沉潜于学术的深处、生命的深处,切切不可哗众取宠,切切不可浮躁虚华,因为这是做学问、做人的大敌。

几位大师对弟子的一丝不苟,实际上说的都是一个理:做学问讲究博学深思、沉潜把玩,是寂寞中的忍耐,是忍耐中的坚持。所谓“严师出高徒”,这话在几位学人身上都得到了验证。如今,很多人做学问就像江湖卖艺,敲锣打鼓,三分本事,七分吆喝,哪能吸引人、服住人?师不严,徒不高,也就见怪不怪了。更有甚者,连为师的都只是个花架子,更遑论传道授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