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节的风俗500字

2020-01-12作者:林子心推荐访问:关于春节的作文 节日作文
本文是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参考范文;文章内容主题明确、字迹工整、书写语言简练流畅,是同学们参考学习的好资料。具体「春节的风俗500字」全文内容请见下面详细文字...

春节是中是的传统节日,也是备受学生们以及工作人员喜欢的节日,因为在春节期间,家人们可以回家团圆,也可以抛开一年的烦恼。下面给大家分享春节的风俗作文,欢迎借鉴!

  春节的风俗作文1

俗话说“百里不同风,千里不同俗。”浩大的华夏盛开着五十六朵民族之花,不同的民族,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风民俗。不一样的穿着,不一样的民居,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无不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,无不展现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。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这句千古绝唱的好诗总让我想起了家乡过年的习俗,我至今都刻骨铭心。

过年是一年中令我最开心的时刻,大人们开心,我们小孩子更加开心,因为我们小孩子可以尽情地玩耍。我一整天都和小伙伴们一起去外面疯玩,还有一件事情让我们这些晚辈们最开心,那就是收压岁钱。长辈们给我们压岁钱是想让我们这一年都过得平平安安的,因为“岁”与“祟“同音,收到了压岁钱就可以镇压邪祟,这样一年都会过得开开心心、平平安安的。

元宵节来了,春节又到了一个热闹的时候。正月十五到处都挂满了灯笼,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,广场上还有美丽的表演呢,家家户户还要吃元宵,这代表着一家人团团圆圆,和和美美。正月十五的确是一个好日子,过了正月十五之后,这个春节才算真正的过完了。

“千门万户瞳瞳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当我吟诵这首诗的时候,我又想起了美好的春节。春节中的一些习俗我会一直继承和发扬下去。

  春节的风俗作文2

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伴随着新年的钟声,伴随着爆竹声,一年一度的春节又一次来到了人间。

大年初一早上,一打开手机,就看到了一条祝福的短信:“新年快乐!”因为这次过年不回外婆家,我就通过微信上的视频通话和哥哥姐姐们一起聊天,也是快乐无比呢。以前我们都是一家一家地串门拜年,现在一个电话,一条短信就能传达自己的祝福,我觉得方便多了,但是又好像年味淡了不少。

人们对于春节的庆祝形式也有所改变。相比于以前的传统习俗,现在的新习俗也更加有趣。比如有看春晚,上面动听的歌曲,搞笑的小品,动人的舞蹈,让观众们觉得精彩极了。不过,现在人们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,对春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。旅游也是现在人们非常重视的一个新习俗,它给人们增添了许多乐趣。而且正是因为有那么多美丽、好玩的景区,有像汽车,地铁那样方便,快捷的交通工具为基础,才会有这样的旅游习俗。

我觉得应该有不少人认为年味变淡了,但是正因为国家经济上的发展,政治上的稳定,文化上的繁荣,才会有这些新习俗,才会有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。如果我们连吃都吃不饱,穿都穿不暖,那我们还会花钱买电视机看春晚,去各地旅游吗?

春节象征着一家人和谐,团圆,即使人们的习俗变化再大,我相信这一宗旨也永远不会变。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!

  春节的风俗作文3

春节,象征着新一年的来临;春节,是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;春节,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源泉。

有些人这样问,“春节都要做些什么呢?”我想,他们可以从这篇习作中找到答案。先说一下大年三十吧!在大年三十这一天,孩子们在外边玩耍,到了晚上,吃饺子,放鞭炮。当然,最有特色的要数守岁了,守岁守岁,顾名思义,就是夜晚不睡觉,守到天明,怎么样,有趣吧?

更让孩子们惊喜的要数大年初一了。在大年初一早上,孩子们都要互相串门给爷爷,奶奶们拜年,都要互道新年好,孩子们还能收到压岁钱呢!

到了中午,家人们一起吃丰盛的午餐,爸爸做的饭菜好好吃,我好喜欢爸爸烧的饭菜。下午,我和姐姐爷爷一起相约去打乒乓球,虽然年前在乒乓球班训练了一段时间,但我有时也会输给他们。哼,好不甘心呀!之后的几次,我想到教练教我的一些技巧,慢慢使用,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,我终于成了“常胜将军”。

在大年初二,家长带着孩子们走亲访友,孩子们也会收到来自长辈们的红包呢!

咦,对了!还有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没说呢!那就是在腊月29的时候,家家户户贴春联,时时刻刻保平安。贴春联既有中华汉字的精美,又能保平安,真是两全其美呀!

听了我的讲述,你是不是对春节了解了许多?嘻嘻,中国的春节有趣吗?

  春节的风俗作文4

“啪啪——啪啪——”随着鞭炮声,春节又到了。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”每年这个时候,我们也从广州回到江西赣州老家过年了。

我的老家在江西赣州,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,地形以山地、丘陵、盆地为主,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。那里民风淳朴、热情好客,那里的春节有什么不同的呢?

春节前,那里勤劳的人们会制作腊货,如:香肠、腊肉、板鸭、腌鸭腿、猪舌、猪肝等,在除夕夜吃过年夜饭后,将腊货蒸熟、切好、摆盘,拼成赣州人春节招待客人的“九龙盘”,从大年初一一直摆到出元宵。赣州人年前户户动手准备红瓜子、煎油馃子、麻糕等各色糕点,迎接新年。

而大年初一,是最为热闹的时候,就是我的大伯及其它爷爷、大伯、叔叔们,都会敲锣打鼓的在村里走一圈,各家各户提着鞭炮及要祭祖的鸡鸭鱼肉、丸子、豆腐……排着整齐的队伍,最后走到村里设立的财神庙前,摆贡焚香,祭神祭祖,敲锣打鼓、燃放鞭炮,天地同辉,声震八方,祈求平安、健康、顺利。

年初二开始走亲戚,一般年初二会走最亲的亲戚,叫做“拜年”。说“健康长寿”、“万事如意”等吉利话,主人随即用腊味、糖果招待来客,陪客饮酒喝茶。

我的老家江西就是这样过春节的,而我最喜欢家乡的春节,因为他有着独特的方式,独特的风情,来诉说着他的过往。

  春节的风俗作文5

年,都在过,就连外国人也有过的。可过年的民俗风格不一。

过年最忙的就是节前的几天,大街上的人你来我往,每家忙的不可开交,吃的、用的、玩儿的,都要买齐全了,好像所有的日子都要在这一天过似的,害得爸妈换着班的往商店跑,商店里的人更是拥挤不堪,想买一件东西顺利地走出来,这时也变成了一件难事。

农历三十这天的上午,必须要完成挂红灯、贴窗花、春联,福字要倒着贴哦,寓意在福到了。做完之后,屋外节日的气氛显得更加浓郁了。

各民族过节都有燃放鞭炮和烟花的习俗,我们这里也不例外。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是午夜前后。室内灯火通明,酒香四溢,桌上摆满热气腾腾的饭菜。这也是最能显示出一家人团圆的时刻。大家喜气洋洋地围坐在一起,把平时不开心的事一股脑地丢到脑后,兴高采烈地一边喝着、吃着、聊着,看着春晚节目。一时间,室外的鞭炮声响成一片,空中的烟花纷纷扬扬,色彩缤纷的。把整个夜空照得如同白昼,直到零点钟声响起来,守岁才算完成。

春节最热闹的习俗是看秧歌,男男女女一帮人身着各色服装,手摇彩扇,踩着高跷,随着吹鼓手的节奏和高跷接触地面整齐的“咔咔”声,一摇一摆的往前走。秧歌队到了谁家门口,谁家都要放鞭炮,给一些香烟和酒作为答谢的礼品。看秧歌的人群,簇拥着秧歌队,浩浩荡荡的从西走到东,又从东折到南,无论天气有多冷,都一步不离地跟着看……

民俗是节日的调味剂,没有了这些,节日将枯燥无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