晒晒我们班的“牛人”-关于同学的

2021-11-14作者:网络推荐访问:初二作文 初中作文
本文是一篇700字初二作文参考范文;文章内容主题明确、字迹工整、书写语言简练流畅,是同学们参考学习的好资料。具体「晒晒我们班的“牛人”-关于同学的」全文内容请见下面详细文字...

第一篇:

上初中以后,我发现周围的变化确实非常大,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,都与小学不同,而且我身边还出现了许多“牛人”。诸如以下:

数学神人——邓杏

说起邓杏,他就是一个“变态”,“变态”到数学没有人能与之对抗。如果说学霸是最强的,那他就是数学方面的学神。说说这位老哥的惊人历史,数学连续7次考满分!但是他的其他科目比较差。有一次,我遇到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,拿给数学神颠——邓杏看,只见他右手从桌上拿起一只较旧的碳素黑笔,左手拿起草稿本放在桌上,只见黒笔在草稿本上高速运转,不过半分钟,便把道题解了出来,周围的几个女生投出“异样”的目光,就像仰视那遥不可及的“神坛巅峰”。

体育达人——姚翔宇

姚翔宇哪方面都过人,尤其是体育。假如你想找姚翔宇,请到操场上去,操场上最活跃的那便是他。他曾经带领我们班男子篮球队拿下全校第二的成绩,虽然拿了第二,但是却在他的心中形成了一道“坎”,所以他夜以继日的练习,为的是取得那象征着最高荣誉的第一。不止是打篮球,他每次跑步也是都能拿到别人(像我)遥遥不可及的满分。

全能第一——黄思婷

对于年级第一这一块“肥肉”并不是很多人所能吃到,可黄思婷却能每一次都吃到。这位老姐是在上个学期就已经是一个阻止我们到第一的“怪兽”(怨我词穷)。不管在哪一方面都是优秀的,她的体育满分,语言更是达到惊人的139分,在这次月考的总分756分,而她的作文竟也拿过满分。仿佛她就不是人,是神,是“全能神”(无他,惟表意也)。

投稿能手——高远

“远哥”(雅称)已经投稿过几回,每次“远哥”投稿的消息被蒋老师或者高老师宣布,我们就会咬牙切齿地望着她,不得不说,“远哥”的作文是真的写的好,令我们好羡慕。虽然“远哥”作文文采好,但是她的缺点一大堆,如经典名句“无清雅之正心,无静思之息形”或“爱丝竹之乱耳,喜喧闹之劳形”。

也是幸亏有这些“牛人”给我们做引导人,我们才能提升,所以我从心底里发出感谢,祝福他们。

第二篇:

每个人有缺点,但也有他的优点 你不应只看到他的缺点就评价他

——题记

登峰造极—姚翔宇

姚翔宇人挺好,长得也蛮不错(他自己改的)在篮球赛时,他在接过邓杏传过来的球后,此时他正站在三分线上,只见他聚精会神,还没等我们反应过来,球就已经从他手中飞出去了。只见球冲过了三分线,出了出界线!漂亮!一个三分球!全场顿时沸腾起来:我们都在喊“翔哥牛逼啊”我们班在拉分表拉分,他班女生望着我们那个凶恶的眼神。

可是,我们有什么办法呢?谁让姚翔宇那么牛逼呢?在学习中,作业不写,上课就吵,吃饭时就做地下党—去打篮球。老师喊他做300个下蹲,他说句“才300个啊”运动会上,800米第一名,引体向上第一名;1000米第二名。期末男子组1000米测试,我们班唯一一个满分。

不过呢,虽然天天那么贪玩,天天打游戏,却还能考年纪前一、二。他吧,做事也分层次,待人也热情,就是每天嘻嘻哈哈。

看淡风雨—高远

高远,就是每天有点疯疯癫癫,但是人还是不错的。在作文中,她是这样评价我的“不管是被冤枉还是怎么样,每次都是开开心心”。她算我们班是压力最大的一个,你想啊,父母是老师又是自己的班主任和英语老师,全班54双眼睛盯着她,全校又有那么多老师

盯着她,稍不注意,就会被骂一顿,就连是上课写一篇作文都不安宁被叫出去办节课,作文都没写完。布置作业呢,还会被我们班说着说那的,但不过,她很少发脾气。我记得上次运动会,1000米女子组,我们班都在给她加油,刘老师和高老师就在说“快点跑啊,别人就要追上来了”我们班看了都觉得怎么样,都有点过意不去。放假都很少有时间休息,我要是不去喊她出来,她就不能出来。每一次我和她去散步,她总是会和我抱怨。她总是要去她她不喜欢做的事情,就连是在吃东西方面也一样她父母为了让她在身材方面保持,很少让她吃高热量的东西 ,奶茶一个月都难得喝几杯。她呢,看到老师会主动的说“老师好,叔叔好”。在语文默写方面,知道要上课就说“你们快点默,等下就要上课了”。上次我去办公室交作业,就看见她坐在办公室写作业,头也不抬一下。她就是每天那么地贪玩,但也有人用恨铁不成钢的心态给她讲重点,说教育,说错了一句话都要挨骂。

我发现她特别喜欢看我们班男生打篮球,每次体育老师解散后,回到教室的一件事就是拖个人和她一起下去看我们班男生打篮球。篮球赛,她组织我们班女生去拉拉队。

每个班的每个人都是“牛人”,每个人都“牛”的方面。你不能只看到他的一方面,你也要去从另一方面去看待他。

“牛人”名副其实就是独一无二的,每个人都是个体,是不能与别人相比较的。

“未知全貌,不予置评”

——后记